设为首页|加入收藏|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馆内故事
  •   开馆时间:

  •   8:30-17:00(16:30停止入馆)

  •   春、秋季学期每周一及法定节假日当天闭馆

  •   寒暑假期间取消周一闭馆

  •   春节期间除夕、初一、初二闭馆


  •   预约电话:

  •   博物馆 0451-86281516

  •   航天馆 0451-86403118

一位幸存者的《星火三部曲》

陶丹梅

《星火三部曲》,这是一位反满抗日幸存者在耄耋之年花十年心血写成的书,是他和哈工大同学一起参加东北青年爱国抗日革命的故事。

88岁的作者、我校校友刘丹华,原名刘长青,是东北沦陷时期的诗人、作家,解放后任黑龙江省广播电台第一任副台长、辽宁广播电台副台长等职。

1939年2月,刘丹华告别了母亲和妻子来到哈尔滨,入哈工大化学科学习。到了哈工大后,他看到学校被日伪接管后,从校长、系主任、教师到职员几乎都是日本人,哈工大学生宿舍大白楼上面镶刻着“哈尔滨工业大学华生宿舍”的大字,其中“华”字给挖掉了。当时中国学生和日本学生在一个班学习,在一个餐厅吃饭,但却分为两个灶,两种待遇;和日本学生住在一个寝室里,他们却趾高气扬,中国学生被视为“下等公民”。这一切都让刘丹华这个热血青年感到耻辱和愤怒,当时他和一些同学无心读书,经常谈起要抗日,要斗争,要革命的话题。

1940年,刘丹华作为发起人之一,成立了一个“青年抗日革命组织”,他们的宗旨是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不当亡国奴,活动内容是传阅进步书籍,宣传革命思想。他们多次开会决定:寻找抗联,参加抗日斗争;研究、探讨共产党和国民党的理论等问题。他们开展读书会,刘丹华经常撰文,发表新诗,他还把自己的200多部进步书籍拿出来供全班同学传阅,并通过读书交友,扩大和发展组织。在街头,刘丹华看到了日本兵打死中国劳工的惨景,他曾拿钱帮一个劳工逃跑。

1941年,刘丹华参加了东北抗日救国会,用大米汤抄写抗联油印的小册子,因为用大米汤抄写,看起来是一张白纸,但把它放到碱水里就显出字来。抗联地下组织“北满支委部”领导史履升准备让刘丹华及其爱人去北安市建立一个据点,后因故未建。1941年11月13日,日本宪兵以刘丹华参加反满抗日活动的罪名逮捕了他。在审训中,敌人为了撬开刘丹华的嘴,让他交待此事,他们用胶皮管给刘丹华灌凉水,当他的肚子鼓起来之后,敌人又凶残地压他的肚子,使他一次次地昏死过去……后来他被押送到齐齐哈尔市第一监狱。在监狱里,他食不果腹,骨瘦如柴,被敌人打得遍体伤痕,受尽摧残,但仍坚贞不屈。

刘丹华在《星火三部曲》中,把当年哈工大同学读书交友、油印进步书刊、传阅抗联文件、秘密联系其他高校学生集会、传播爱国革命思想等反满抗日活动和他们在狱中所受的磨难以及部分哈工大学生地下党壮烈牺牲的壮举如实记录下来。书中以一群追求崇高理想和祖国解放的有觉悟的青年学生在祖国的危难关头,不忘“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急于投身抗日烽火的史实,警示后人不忘历史,更让在校学生牢记哈工大的光荣历史传统。作为幸存者和历史的见证人,刘丹华把这本书献给了母校博物馆。